看了一圈,谁都没说到点儿上
胡布斯是纳闷儿,把组织机构绑在应用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呢?
其实特别简单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哈,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个活字格的用户,好不容易开发了一个应用出来,卖给了一家企业,这时,产生了三方:活字格官方,活字格的开发者,应用的使用者。
从活字格的开发者的心态来说,他不希望最终用户知道活字格,因为太简单了,客户如果拿到了工程文件,很可能自己搞了,最终用户越是小企业才越会鸡贼,我这里说鸡贼并没有骂街的意思啊,只是对一种行为方式的形容,什么叫鸡贼呢?就是客户有冲动甩掉开发者自己干,总怕开发者挣了他的钱了,完全不顾开发者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如果最终用户是大企业,本着各管一摊,又有合同约束,反而会跟开发者长期合作而不会甩掉开发者,因为甩掉开发者的风险极大,万一审计、巡查来了,有开发者挡着还有个甩锅的,你把开发者甩了,锅你就自己背着吧。
好了,因为最终用户是个小企业,可以说是一点儿技术能力都没有,这个小企业可能是一家出租车公司(说到这儿,胡爷是不是有感觉了?),可能是一个小机械厂,可能是一个小食品作坊,这个”小“,可能只有几个人,也可能有个十几、二十来人,也可能会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而且小企业往往还愿意搞出一套机构来,好让他的甲方觉得他很正规,以此树立合作的信心。
因为这个小企业没有技术能力,就会委托开发者来进行部署和运维,而开发者也很愿意在研发的基础上再挣一份服务器运维的钱,还有最重要的——
以下才是最最重要的——
开发者不愿意把工程文件交付给甲方,由甲方的技术人员安装部署。你知道把工程文件交付给甲方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开发者自尽了,因为这个工程文件必然会流出去,开发者辛辛苦苦的劳动,轻易地被人拿走了。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开发者会怎么办呢?
开发者会租用一台云服务器,向活字格官方购买相应的用户数,然后帮助(或者说代替)甲方把工程文件发布在云服务器上,并向甲方提供运维服务。当然,用户数、服务器的租金最终都是由甲方来承担的,本着雁过拔毛的原则,开发者肯定会加一点点价的,但是这可绝对不可耻,我相信加的那一点点价,真的是一点点,就如同冬夜天桥上卖头绳的老奶奶加的那点价一样,连糊口的钱都算不上。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甲方都始终不知道活字格官方的存在。
在传统商业上,开发者相当于零售商,活字格相当于厂家,最终用户相当于顾客。零售商当然不希望顾客直接从厂家购买了,对不?
可是,这也并不能说,就需要把组织机构和用户绑定到应用上啊?
不,现在开发者碰到了一个麻烦。
我们可爱的甲方,我们的最终用户,只肯付出5个用户的授权价格,这时,开发者就尴尬了, 因为开发者从活字格官方购买授权数时,是一口气儿买了20个的,现在客户只肯出5个用户的钱,这怎么办?
其实这难不倒开发者,开发者只要能再找到一个客户,再做出一个应用来,而这个客户肯付出 15个用户,那么开发者就能把所有的用户数都卖出去了。
这个客户还真被开发者找到了,第二个应用也顺利开发出来了,而顺利部署上线了。
此时,在这台开发者租用的服务器上,有活字格的20个用户授权,部署了两个应用,一个应用5个用户,另一个应用15个用户,一个应用对应着一个做微商的宝妈,另一个应用对应着一个异型轴承加工厂。
突然有一天,那个做微商的宝妈家的布偶猫跳上了键盘,宝妈的电脑没有如愿进入她的客户界面,而是出现了一个轴承……
这就是原因。
你再往下想啊,开发者是继续再开发另外一个新的应用更好呢,还是把这两个已经开发完了,各有了一个用户的,已经部署上线的应用——再卖出一份去更好呢?
哪个策略对开发者来说是更优解?
万幸,开发者又卖出去了一份,又有一个类似业务的轴承企业购买了开发者的应用,开发者又向活字格官方购买了20个用户授权,并且分配给第二家轴承厂了15个用户数,这时,在这台服务器上,已经有3个应用了,一个宝妈的CRM,两个轴承厂的工艺数据应用,还有开发者手上没有消耗掉的5个用户授权。
这时,开发者发现,他可能碰到麻烦了,因为,两个轴承厂各有各的组织机构,而活字格的服务器只有一套组织机构和用户系统。
开发者向活字格官方反映了这个问题,可是反馈的信息给开发者感觉却是官方在敷衍他,而且官方也并没有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通过一些骚操作还是能解决的,只是手工赋权麻烦一些罢了,而且有一个轴承厂总换人,向开发者提了好几次了能不能向他们开放,让他们自己就能管理用户。开发者心说,不行啊,你一登录管理控制台,有哪些用户不全者看见了吗?只能各种敷衍用户。
而另一边,胡爷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纳着闷儿,一边自言自语:“我就奇了怪了啊,你说,吃不上饭,他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