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葡萄城活动行
管理员   /  发表于:2025-7-1 12:24  /   查看:210  /  回复:4
各位开发者们、科技爱好者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既现实又充满科幻感的未来话题!
       小米AI眼镜的亮相,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人机交互的主战场,正悄然从我们手中的方寸屏幕,向更贴身、更沉浸的穿戴设备转移。
       它不再仅仅是个“可穿戴的手机”,而是试图将信息、交互与我们的真实世界无缝融合。
       这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对开发模式的一次深刻挑战——脑机接口、AR 隐形眼镜、智能服装... 等等智能设备的研发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

       科技的车轮永不停歇!AI眼镜的火爆或许只是拉开了序幕。我们不禁要问:
       下一个改变开发模式的硬件会是什么?让我们跳出当下的框架,一起畅想未来!
       欢迎在下方投票选择你认为最先普及的硬件方向,并分享你天马行空或深思熟虑的观点!技术浪潮将至,开发者如何乘风破浪?你的见解至关重要!
             
      参与本期活动,直送3000金币~

--------------------------------------------------------------------------------------------------------------------
本期讨论话题:从 AI 眼镜看技术趋势: 下一个改变开发模式的硬件会是什么?

【活动时间】7月1日~7月31日
【本期奖励】优质Talk:3名,3000金币   参与奖:88金币,不限名额
(优质Talk奖,可与参与奖叠加,将在活动结束后发放哦~)
【参与方式】请在楼层内参与回复,参与即得88金币,如果您的回答足够生动、具体,有新的启发点,还有可能入选前3名优质Talk,3000金币免费领!
参与更多活动,咨询活动详情及金币奖励,扫码立即咨询小葡萄~
(扫码立即添加葡萄城小助手,快速加入新手学习群,获取葡萄城产品及行业一手资讯,更多活动及福利等你来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满意度 +5 收起 理由
方方 + 5

查看全部评分

4 个回复

倒序浏览
Sudashu2
初级会员   /  发表于:2025-7-3 14:04:02
沙发
从 AI 眼镜的发展来看,其通过 AR 技术实现了虚实融合,改变了交互方式。而脑机接口技术更具颠覆性,它能直接将大脑信号转化为指令,让人无需动手就能操控设备,这种 “意念操控” 的交互模式,会给开发模式带来巨大变革。开发者需深入研究神经信号处理、算法优化等技术,开发适配脑机接口的应用程序和系统。

智能服装也有很大潜力,它可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元件,实时监测人体生理数据并反馈,开发者要在柔性电子技术、低功耗设计等方面突破,开发能与服装完美结合的智能系统。

我认为脑机接口可能会更早普及并改变开发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爱吃山楂片
注册会员   /  发表于:2025-7-4 15:55:18
板凳
AI眼镜我们做生产的企业里还是很需要的,尤其是在我们这种工贸一体的行业里。

首先肯定是取代PDA的部分功能。原来需要手持PDA才能扫码的,现在可以直接解放双手,直接通过眼镜的扫描就可以。应该方便很多。

第二个应该是和机器视觉的结合。我们现在的质检,有部分是采用机器视觉的。有些大型的机械比如电机之类,无法通过机器视觉。需要人过去检验。如果有了AI眼镜,质检员可以直接过去现场带着AI眼镜进行质检。有问题的地方先让眼镜过一遍,机器视觉无法做到的才是人工介入。

第三点应用我们希望是拍照功能。出口装箱的时候,最终是需要拍装箱照。现在是手机拍照在系统内上传。以后可以直接眼镜拍照,再眼镜扫描装箱号二维码(这点就是前面提到的眼镜扫码功能),提交装箱照。简直就是大幅释放手工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td
高级会员   /  发表于:2025-7-4 16:23:30
地板
看到小米的AI眼镜就想起了《钢铁侠》中史塔克带的智能眼镜。那么是否有可能这些科幻电影里面的科技产品并不是人类的天方夜谭。而是未来的一个快照?
所以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下一个ai产品仍然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硬件-->AI智能手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ickdracula活字格认证
高级会员   /  发表于:7 天前
5#
以人形机器人为硬件载体,软件开发的未来将呈现三大趋势:

AI驱动自主进化:通过嵌入式AI芯片与云端协同,机器人软件可实时学习环境与用户行为,动态优化决策算法,实现从“编程”到“生长”的范式转变。

模块化与开放生态:硬件采用标准化接口(如类ROS 2.0架构),软件通过微服务模块灵活组合,开发者可像拼装乐高一样构建功能,开源社区加速场景化应用创新。

人机共生开发:低代码工具结合自然语言编程(如Copilot X),允许非技术人员参与开发,而脑机接口(BCI)技术将实现“意念调试”,彻底重塑开发流程。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集感知、决策与创造于一体的“数字生命体”,软件开发的核心将从代码编写转向智能协作与伦理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